2月28日,青岛市青年科学家协会2025年度第一次会长会议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行远楼顺利召开。会议全面讨论了协会2025年度工作计划,为协会后续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红英,青岛市科协国际部(人才联络部)部长马海霞参加会议。协会会长、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勇,秘书长姜大川,副会长李强、殷晓康、冯海暴、冯德鑫、刘峰、韩萍、吴迪,监事长王令军,协会执行秘书长邵庄等参加会议。
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红英在讲话中表示,青岛市青年科学家协会是一支朝气蓬勃、富有创造力的队伍,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期待协会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进一步彰显“青年科技工作者之家”的角色定位,团结和引领全市广大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事业,勇攀科技高峰,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协会执行秘书长邵庄详细汇报了《青岛市青年科学家协会2025年工作计划》,报告从六个方面阐述了新一年的重点工作,与会人员围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确立多项具体实施方案。在下阶段工作开展中,协会将以“首届青岛市青年科学家创新发展大会”、“凝青聚力”等活动为抓手,加强品牌活动部署,强化产学研联动;针对能源、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海智人才工作等领域,设立专业委员会,聚焦行业痛点,加速成果转化落地;设立单位会员发展制度,推进技术需求对接服务;搭建人才画像数据库,实现精准引才、育才、用才。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协会发展计划,为协会工作开展锚定方向。
会长刘勇在总结致辞中表示,协会将紧扣科协“四服务”的职责定位,做好纽带,强化调查研究,深入所在领域的产业行业调研,探索创新的突破口;做好载体,链接政产学研用资源,聚焦我市“10+1”重点产业和科创需求;做好传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举荐,赋能青岛现代化建设,开启2025年工作新篇章。
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协会2025年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提升协会服务能力,强化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