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21日,2025海洋装备材料及防护技术前沿发展大会暨“未来科学家”全国研究生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办。本次大会由山东省暨青岛市腐蚀与防护学会主办,中国海洋大学、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海洋腐蚀与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高端装备涂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防污染学术委员会、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洋极端环境材料重点实验室、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水环境专业委员会协助承办。会议主题为“面向海洋装备材料与防护的前沿理论与技术”,旨在探讨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平台、核能电力、基础交通等涉海装备在严酷海洋环境下的腐蚀、污损、耦合失效和先进防护技术等问题,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18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山东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秘书长陈守刚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柳本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王洪仁,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山东省暨青岛市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杜敏分别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会议表彰了近年来在海洋装备工程腐蚀与防护领域中产出的一批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及先进个人。
研讨会多位高层次专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主旨报告。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王洪仁研究员报告题目为《船舶海水管路系统腐蚀评价及防护技术》,聚焦船舶关键系统的腐蚀防护难题;东北大学徐大可教授详细讲授《金属材料的微生物腐蚀与防治》,阐述了微生物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机制与防治办法;北京科技大学张达威教授报告题目为《腐蚀防护智能技术研究》,详述智能技术在腐蚀防护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前景;海洋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桂泰江在《海洋装备与海洋涂料》报告中,介绍了海洋涂料在海洋装备防护中的关键作用及最新产品研发进展;西南石油大学唐鋆磊介绍《海上电解水制氢的腐蚀挑战与研究进展》,针对新兴能源产业的腐蚀与耐蚀电极问题展开剖析;南京理工大学傅佳骏带来《海洋自修复防腐涂层材料的设计与应用》,详细介绍了自修复涂层材料的创新设计与实际应用成果;吉林大学刘燕讲述了《仿生多功能表面设计与功能调控》,介绍了通过模拟生物体表特性设计海洋装备用多功能表面的技术路径,及其在防腐蚀、防生物附着等方面的功能调控方法与应用潜力。
20日下午会议进入分会场技术交流阶段,研究人员分别围绕海洋功能防护涂层、能源装备材料腐蚀与阴极保护、微生物腐蚀与生物污损等方面的应用现状、研究进展、技术创新、成果突破进行了学术报告与交流。两个技术交流分会场以及未来科学家学生研讨会共收到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报告近60余个。其中未来科学家研究生论坛共有来自全国100余位研究生参与交流,经专家评审和质询共14位研究生获得优秀口头报告。
本次论坛围绕“面向海洋装备特种材料的前沿理论与技术”主题,通过专题报告等活动,探讨了海洋材料腐蚀机制、海洋新材料及防护新技术以及海洋装备材料的应用领域和目前的不足之处,展示了近年来海洋装备材料与腐蚀防护学科前沿的新动向、新问题和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