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19日,由青岛市科协技术协会指导,青岛市力学学会、山东省力学学会联合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和青岛创新发展基地承办的2025融合创新:多功能材料与计算力学高端学术研讨会在青岛成功举办。宁波大学张传增教授、清华大学庄茁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在林教授、青岛市力学学会理事长王继荣教授以及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0余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赴盛会,聚焦多功能材料与计算力学领域的前沿探索,集中分享该领域及工程应用中的创新成果与发展趋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动能。
研讨会开幕式由哈尔滨工程大学杨金水教授主持。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刘红英,古镇口融合创新示范区管委副主任龚超,山东省力学学会秘书长张波,青岛市力学学会理事长王继荣,哈工程青岛基地副主任陈云赛分别进行大会致辞,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从不同维度诠释了研讨会的价值与意义,期待本次会议能成为聚焦多功能材料与计算力学前沿问题,深入探讨最新研究成果,深化交流与合作的高效平台。
研讨会汇集了8位专家作大会邀请报告。宁波大学张传增教授作了题为“一种用于弹性和压电裂纹分析的边界型机器学习方法”的报告,聚焦弹性和压电材料中的二维裂纹分析问题,提出了新型边界型机器学习方法框架。清华大学庄茁教授作了题为“高维混合变量复合材料大厚板变刚度结构计算与设计”的报告,围绕大飞机机翼设计与制造中的难题,建立复合材料曲面编织工艺制备的厚板中缺陷现象到力学响应的预测方法,为提高机翼部件的设计效率与精度提供帮助。北京大学黄国良教授、同济大学林松教授、天津大学王毅泽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力教授、山东大学张波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杨金水教授围绕力学极性超材料:微结构设计与弹性动力学应用,柔顺机构自稳态特性的研究及刚体稳态位置导向的柔顺机构设计,超结构与超材料中的非线性波动力学,复合材料多孔结构的设计、制备及其力学性能,高压磨料射流-盾构机联合破岩理论及装备研究,轻质多功能复合超结构设计及应用研究进展等内容作了精彩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在林教授、北京大学李法新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建林教授、山东科技大学赵同彬教授、青岛理工大学孔亮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徐剑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宋智广教授、宁波大学谷岩教授分别主持大会邀请报告。
会议期间,学者们围绕多功能材料设计与性能预测方法、多物理场耦合建模与仿真技术、数据驱动与智能材料设计、结构优化创新与工程应用4个主题方向在分会场开展学术交流。邀请北京大学李法新教授、中国矿业大学陈培见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宋智广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李晨亮教授、山东大学张林教授、上海大学张顺琦教授、山东科技大学周锡龙教授、江西理工大学孙政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建林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杨树桐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曲嘉教授、青岛大学王发杰教授等领域内专家作分会场邀请报告。
作为一场聚焦前沿、务实高效的学术盛会,本次研讨会不仅为全国多功能材料与计算力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自由灵活、深度互动的交流平台,更通过最新科研成果的集中展示与核心技术难题的跨界探讨,有效拉近了高校、科研院所间的合作距离,加速了学科资源的整合联动。会议的圆满成功,既为当下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参考与实践指引,更为未来领域内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埋下了合作的种子,持续为多功能材料与计算力学学科的突破发展及工程应用升级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