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岛市科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第二十三届青岛市学术年会、人工智能技术与交叉应用创新大会召开
作者:青岛市科协学会部 |    来源: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  |  更新时间:2025-06-25 14:49

6月20日,2025年青岛市科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第二十三届青岛市学术年会、人工智能技术与交叉应用创新大会在城阳区召开。本次会议以“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为主题,由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物联网协会、青岛滨海学院主办。来自全市200余名科技工作者和城阳区90余位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青岛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崇江,城阳区区委副书记田青松,青岛滨海学院副校长翟明戈在开幕式上致辞。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谭建荣,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任、山东省人工智能协会会长王英龙,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青岛)主任、研究员严小天,青岛科技大学教授杜君威分别作主题报告。青岛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红英主持大会。

王崇江在致辞中表示,青岛市科协近年来在中国科协和省科协的大力支持下,加强与全国学会、省级学会的联系合作,以打造科技会展之城为抓手,积极支持学会的重要会议展览在青举办,广泛汇聚科学家、企业家人才力量,搭建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平台。今年将学术年会与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紧密结合,突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创新举办青岛市科协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大会,旨在打造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推动学术资源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对接,助力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强市建设,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田青松在致辞中表示,城阳锚定“制造强区”战略目标,重点打造了“3+1”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抢抓新兴产业发展“风口”,大力培育集成电路、绿色能源、空天和低空城阳工业三条新赛道。将发挥产业基础雄厚、科创要素活跃、资源禀赋互补的优势,搭建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邀请各位专家走进城阳,为城阳产业发展把脉定向、建言献策、共谋发展。

翟明戈在致辞中表示,青岛滨海学院一直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积极探索其在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中的创新应用,学院将继续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潜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青岛市的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开幕式:搭建产学研合作新平台

在年会开幕式上,举行院士工作站授牌仪式。山东汤合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新建青岛市院士工作站,工作站将依托院士团队,就数字双碳大数据平台开发展开深入合作。

山东省机器人研究会、青岛市机械电子工程学会、青岛市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岛市青年科学家协会4家省(市)级学会为9家新建学会服务站授牌。院士工作站和学会服务站的设立,有效整合各类优质学术资源、专家智库与技术力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一站式服务,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主报告:专家共话前沿趋势与发展机遇


在主题报告环节,谭建荣教授以《从生成式人工智能到元宇宙: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为题作报告,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深入剖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优势与发展潜力,并对元宇宙的演进趋势及其产业影响提出创新性见解。王英龙会长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发展的思考》为题作报告,分析了历次科技革命赋能产业发展的特点,对加强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严小天主任以《元宇宙与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趋势》为题,分享对元宇宙与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研究和判断,呈现虚拟现实领域的前沿动态。杜君威教授聚焦低空经济领域,带来《AI赋能低空经济智慧启航》的精彩报告,介绍了AI赋能低空经济领域的最新进展,展示了低空自主飞行技术研发成果及应用场景。

分会场:多元活动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本次大会共设置七个分会场及系列活动,涵盖人工智能、食品科技、特种机器人、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通过专家座谈、成果交流、技术研讨等形式,为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精准的交流合作平台。

山东省物联网协会、山东省人工智能协会、青岛滨海学院举办“智汇青岛: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智库专家座谈会”,青岛市计算机学会举办“多云管理—数智化转型发展高峰论坛”,青岛市机械电子工程学会举办“精密铸造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青岛微藻产业学会举办“新质生产力促进我国藻类产业发展”,青岛市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食品生产加工新质技术成果交流大会”,青岛市机器人学会举办“特种机器人创新与发展论坛”,青岛市青年科学家协会举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城阳区科协还将举办“学会专家企业行活动”、“科普进校园”等活动。

本次大会突出科技与产业融合,链接省级学会高端学术会议资源,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会议充分发挥科协系统和学会资源优势,通过丰富多元的活动形式,汇聚了产学研各界力量,搭建起合作共赢的创新平台,促进新技术、新成果的交流分享,深化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地方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