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进校园 筑牢幼儿安全防线——青岛西海岸新区南岛社区联合派出所开展“守护平安伴成长”法治公开课
作者:青岛青西新区科协 |    来源: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  |  更新时间:2025-04-10 11:21

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安全教育,提升儿童自我保护能力,4月9日上午,薛家岛街道南岛社区联合辖区派出所走进南岛小镇幼儿园,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守护平安伴成长”法治公开课。

通过情景模拟、趣味互动、实物演示等形式,民警与社区工作者为100余名师生带来防溺水、防走失、交通安全等系列安全知识科普,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为孩子们筑起安全防护墙。

安全警钟长鸣 科普教育刻不容缓   

随着天气升温临近,儿童溺水伤害事件进入高发期。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溺水已成为我国1-14岁儿童意外死亡首因,而走失、交通事故等安全隐患同样威胁着儿童安全。在此背景下,南岛社区党委联合辖区派出所启动“护苗行动”,针对幼儿园学龄儿童认知特点,精心设计科普课程体系。社区党委书记杨玲燕表示:“安全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我们希望通过沉浸式教育,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活动现场,派出所民警闫警官身着制服亮相教室,立即引发孩子们的热烈欢呼。在“警察叔叔面对面”环节中,闫警官通过卡通版警徽展示、警用装备触摸体验,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遇到危险要拨打什么电话呀?”“警察叔叔的徽章上有什么图案?”随着一个个趣味问答展开,法治公开课正式拉开帷幕。

防溺水教育出新招   

在防溺水科普环节,民警创新采用“塑料盆模拟实验”:当工作人员将儿童玩偶放入盛满水的塑料盆时,原本活泼可爱的玩偶瞬间失去平衡。“小朋友的头部重量占身体四分之一,一旦落水很难自主翻转。”随着讲解,民警用毛巾蒙住玩偶眼睛,模拟水下视线受阻场景,孩子们屏息凝神,后排小朋友不自觉地抓紧了同伴衣袖。“如果看到小伙伴落水怎么办?”面对提问,中班学生朵朵举手回答:“要大声喊大人!”民警随即发放“防溺水三不”手册——不私自下水、不到危险水域玩耍、不盲目施救,并通过手势舞教学强化记忆。园方还展示了新安装的防溺水警报系统,当儿童靠近园区水池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语音警示。

防走失课程趣味多

“找不到妈妈时,应该站在原地还是自己回家?”在防走失教育中,民警设置“迷路迷宫”游戏区。孩子们戴上特制定位手环,在模拟街道场景中演练求助流程。当大班学生小明准确说出家长电话号码,并在“便利店”找到工作人员求助时,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民警特别强调四牢记口诀:牢记家长电话、牢记家庭住址、牢记报警电话、牢记安全岗哨。

交通安全进课堂

针对幼儿园周边道路特点,课程特别强化校车安全知识。通过播放3D动画片《校车奇遇记》,孩子们学习到安全带的正确系法、紧急逃生窗的使用要领。在实物展示区,民警拆解儿童安全座椅,用西瓜模拟未系安全带时的碰撞后果,碎裂的果肉让小朋友们直观认识到防护设备的重要性。

活动尾声,社区向每位儿童发放“安全小卫士”大礼包,内含反光书包挂件、防水姓名贴、急救口哨等实用物品。家长张女士感慨:“以前总觉得危险离孩子很远,今天看到这些科普演示才意识到,安全教育必须落实到每个细节。”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