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在第65个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青岛市气象学会构建起线上线下联动的立体科普传播网络,开启了一场“实地+云端”的科普盛宴。活动现场吸引了1500余名市民与气象爱好者前来参观体验,另有数据显示通过《气象之旅》线上直播沉浸式“云游”气象局的网民近千人次。
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Closing the early warning gap together),这一主题的提出,恰逢全球气候危机愈发严峻之际。此次开放日不仅是知识的盛宴,更是行动的召唤。从提升防灾意识到支持环保行动,从理解预警信号到参与防灾演练,每个人都能为“缩小预警差距”贡献力量。
上午的开放时间还未到,气象台门前早已人山人海。大家近距离探秘了气象科技,跟随气象预报员,沉浸式体验天气会商、数据分析、预报产品制作全流程,解密“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成的”,感受“预警争分夺秒”背后的严谨逻辑。通过参观虚拟演播厅,观看主持人录制《天气预报》节目,体验“气象主播”工作日常,了解新媒体时代气象信息传播方式。通过现场观摩,学习雨量计、风速风向等传感器工作原理,了解双偏振雷达“千里眼”如何捕捉风云变幻。气象工作者变身科普老师,激情开启“气象知识小讲堂”,生动讲解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流程,介绍各类天气现象及气象预警信号,解析极端天气成因及防御措施。从天气预报的诞生到人工影响天气的奥秘,从精密气象探测仪器到防雷专用设备,一系列开放活动全面展示了青岛气象防灾减灾的“硬核”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