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保荣:浪花飞溅何牵挂 腐蚀防护保海兴
作者:中科院海洋所 王静 |  更新时间:2019-10-25 15:28

在刚刚结束的2019年度NACE(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rrosion Engineers,美国国际腐蚀工程师协会)国际全球腐蚀大会上传来喜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获得NACE颁发的科技成就奖。科技成就奖设立于2000年,旨在表彰在腐蚀工程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是NACE份量最重的三大奖项之一。

“腐蚀是一种悄悄进行的破坏,由腐蚀造成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腐蚀过程是金属氧化的过程,一旦发生便不可逆转。”没有谁比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更了解也更牵挂海洋的腐蚀防护了。当人们在海边欣赏浪花迭起的时候,他心里却深藏着海洋腐蚀的担忧。

 

不惧孤行勇于拓荒

作为海洋腐蚀领域的院士,侯保荣可以说站在行业的顶端协同众多业界精英砥砺前行。然而,这位海洋防腐蚀勇士的拓荒之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艰难。

1968年7月,侯保荣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当时,全国的腐蚀保护研究刚刚起步,且不说行业的高精尖人才,整个中科院海洋所也只有三人从事这项工作。不仅如此,那时的工作条件也有限,但科学家们硬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坚持研究实验,获得了宝贵的科研成果。

在老同志的帮助下,侯保荣参加了渤海641石油钻井平台的防腐蚀实验研究,在我国首次成功实现了对海上平台采用阴极保护进行腐蚀控制。同时,成功地对我国第一座海上大型钢结构——上海石化总厂陈山码头进行了外加电流阴极保护,首次采用了新型阳极材料——高硅铸铁阳极,有效解决了电缆和阴极体接头水密技术,目前已在国内普及推广。

在大量阅读国外文献的过程中,侯保荣发现国内外对于海洋腐蚀究竟哪个部位更严重,存在很大差异。于是他和同事们开展了海洋钢构筑物腐蚀“重点区”的研究。没有完整宽敞的实验室,他们在海边临时构建了一个水池子,为了模拟海洋腐蚀的不同情况,在海水里放置了许多金属样板,以观测这些样板自上而下,在海洋大气区、浪花飞溅区、海水潮差区、海水全浸区和海底泥土区等不同区域的受腐蚀程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下,侯保荣和同事们在大量科学数据的基础上,对以往的错误认知进行了检验与校正:相对于“众所周知”的“潮差区腐蚀最严重”的结论,浪花飞溅区才是钢结构遭遇海洋腐蚀最严重的区域。1979年,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电连接模拟海洋环境腐蚀实验装置与方法”,促进了我国海洋用钢研究,提高了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并在总结多年的科研成果基础上,提出了“钢铁设施在海洋环境中的腐蚀及其防腐蚀技术”,荣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浪花几何腐蚀难测

相对于美国从1949年就开始的全球腐蚀调查,中国的腐蚀调查工作起步明显滞后。2014年,侯保荣作为首席科学家,在全国启动了“中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项目,研究领域涉及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水利工程、海洋平台、化工等30多个行业。而这也是中国首次加入全球腐蚀成本项目,2016年项目成果发布,成为全球范围内免费共享的知识财富。

侯保荣在长期海洋钢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机理和控制技术研究基础上,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浪花飞溅区复层矿脂包覆防腐技术,突破了海洋钢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防护的技术瓶颈;研发了海洋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层配套防护体系,开发了钢筋混凝土耐久性和涂层性能评价技术,系统开展海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状态检测工作……这些科研成果都很快运用到了实际的海洋腐蚀与防护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心一意执着如一

“勤于思考,深入探索,执着追求,协同合作”,这是侯保荣在手稿中写下的箴言。他的一生,都在执着追求海洋腐蚀与防护的真理,并期望着有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侯保荣作为第一作者撰写了《海洋腐蚀环境理论及其应用》《海洋腐蚀与防护》等9本专著,主编了《海洋工程结构浪花飞溅区腐蚀与控制研究》等9本论文集;写出了近200万字的研究论文,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中SCI、EI论文75篇;授权专利29项,发布实施国家标准4项。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4项。

“这辈子就是专心干海洋腐蚀与防护这一件事。”侯保荣对待自己的事业可谓“一心一意”。侯保荣说:“当一个人在从事一项事业的时候,当你回头看的时候,最可怕的是他的身后空无一人!我感到欣慰的是,在我的周围,凝聚了一批有才干的年轻人,在从事着我们多年执着如一的事业,这是我最高兴的事情。我取得的成绩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而是属于我们整个团队。”

关闭窗口